近幾年因創作非虛構作品《中國在梁莊》、《出梁莊記》而廣受關注并獲得好評的學者型作家梁鴻,日前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地調查,在“東亞文都文化傳承與發展國際論壇”上探討了中國都市化進程中,鄉土文明何處去的議題,談及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下鄉村文明中的樣貌。
她通過在自己家鄉的走訪觀察,認為中國的鄉村受城市化的時代潮流裹挾,傳統文化和鄉村文明的樣態已經淪陷,整個村莊已是文化廢墟。中國傳統文化在鄉村的式微,揭開中國文化共同底線淪喪的隱疤,而鄉村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文化樣態上,都處于坍塌和被拋棄的狀態。
鄉土何處去
我也不知道往何處去,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疑問句,沒有特別確切的答案。因為我們剛才在講那么多傳統文化的傳承,是一個籠統的概念。但是對我來說,這幾年我做鄉村調查,我看到的一個傳統文化的樣態,實際上是沒有那么樂觀。因為我這四五年來以我自己的家鄉梁莊,就是河南的一個村莊為原點,做了一些考察,我回到自己村里面住下來,然后去訪問我自己的奶奶,嬸嬸,叔叔等等。同時我也沿著我們梁莊人出去打工的足跡,又走了好多地方??此麄冊趺创蚬ぃ趺此伎剂呵f,怎么想他所在的村莊。
那么在這兩個過程當中,我有一個特別大的感覺,如果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在一個鄉村、在一個村莊里面落腳的話,我看到的是一個傳統文化坍塌的狀態。
從梁莊來看,你會看到孩子們對于豫劇,包括一些40多歲的人,50多歲的人他們一點也不敢興趣,他們根本不愛聽。他想看的是電視連續劇、韓劇、日劇,當然也包括我們平常的這些婆媳戲等等等等。所以傳統文化在一個村莊里,我們說什么是文化呢?它是日常生活的綜合,反應到點點滴滴的生活里面。那么在生活的層面如果它有,那么這種文化實際上是真正的文化。
所以我覺得從一個村莊的調查來看,不管是從一個傳統里面的宗族的關系,還是從一個血緣的,還是一個地緣的那樣一種情感的狀態,實際上村莊作為一個文化的共同體,甚至包括一個生活的共同體,已經非常非常淡了,我不知道南方是什么樣的,因為我沒有到南方的村莊做一個大的調查。那么就北方而言,作為一個文化體的村莊已經非常非常淡漠了。
鄉村文明的淪喪讓中國喪失文化的共同底線
那么所謂的那種傳統文化的落實,比如說孝道,比如說儒家文化,那很多的那樣一整套的仁義禮智信,在村莊里面也是非常淡漠的。因為這幾年我每年回去都會去一個養老院里面看一看,你會看到那樣一種中國最最講究的一種孝,那么在中國最基本的生活層面,真的是非常非常衰微的。這種衰微不單單是經濟的原因,實際上是文化共同底線的喪失,這種喪失我覺得才是最根本的喪失。
這也是使得我們所謂的文化的基根很難落到一個實處。那我們要在鄉村文明處于坍塌的狀態、鄉村已經變成文化廢墟的情況下,怎么來談鄉土?這個實際上是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。就當我們在談鄉土的時候,我們總是把它作為鄉愁,作為一種懷舊,我們互相都沒有了,我們互相淪陷。
我覺得當我們說懷舊、說鄉愁的時候,其實已經把它淡化了。已經把它變成一個過去了的事物了。因為過去的已經不在現實中占一個最大的比重了。
一個大的政府機構,包括一個地方政府的官員,他所考慮的是怎么樣從經濟層面來建構我們的生活,來建構我們的農民。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,農民當然有經濟要求的,因為他長期以來一直處于一個歷史的最低層。所以這就形成一個特別大的移植化的假象,就認為只要把農民變成市民,只要把農民變成一個城里人。那么農民就可以完全好了,但是背后一個大的文化的背景是沒有人考察的。那么相反的來,文化的思路并不是意味著一定要讓農民回到農村,而是說我們沒有去想怎么樣讓農村變得更好,怎么樣讓農村更像農村,怎么樣讓農村適宜人居住,并且同時保留我們的文明樣態,那么一個村莊是這樣一個存在。
提倡普通話實際上是對土著文化的不自信
我覺得實際上,我們從生活的層面,從一個生活流的層面來談文化,可能更有一個啟發性,比如說方言問題。就是剛剛那個老師講到,就是在學校里面談方言,可能你都非常土氣,然后被嘲笑,然后可能就意味著你具有某種缺陷。那么前一段時間也有電視臺說規定必須得用普通話來報告節目,就是禁止方言。
我覺得這意味著什么,就是我們要過一種普遍的生活,我們不要那種地方性的生活,因為方言它是跟大地、跟氣候、跟空氣、跟整個當地的這種文化可能最相一致的,是從土地里生產出來的語言,那么如果你要把這種語言強行的一個消除的話,那么意味著你要消除你跟這片土地的關系。你只能過一種公共的、普遍的生活,而沒有地方生活。
我覺得這背后是一種巨大的不自信,所以我們對我們的文化是不自信的,我們對我們這片土地里面生長出來的這種一樣性格、這樣一種氣質、這樣一種發音的方式,我們都是非常的不自信的。
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”背后隱含對鄉村的拋棄
另外還有個觀點,比如說我們的上海世博會說,“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”,就像剛才講的這個說普通話,做文明人一樣的,這里面有非常非常大的歧義,那背后包含著什么呢?就是在中國人的一個語境里邊,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,意味著什么呢?意味著農村就不好了,雖然沒有這樣判斷,但其實背后是有這種潛在的觀念在里邊的。每一個生活在中國里邊的人都知道的一種觀念,所以你看我們作為農村的孩子,小時候呢,后來父母告訴我,你一定要考上上學,一定要吃上商品糧,為什么呢?因為農村確實是非??嗟?、貧窮,那么你吃上了商品糧,意味著你有吃有喝。
所以這里面包含了,就是一個社會,一個從政治層面到普遍的、普通的觀念層面,都對鄉村那種拋棄,這背后也包含著所謂的傳統文化的一種拋棄;就像我剛才講的那些歌曲,那些方言,都是傳統文化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具體的因子,所以其實我并沒有那么樂觀。